10月24日,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技术标准论坛”在新疆昌吉圆满落幕。在光伏产业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大会云集光伏行业产学研各界领袖与精英,共同探索以标准引领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升级的新路径。
作为钙钛矿产业化先锋,极电光能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振瑞博士受邀出席大会,并在“光伏电池组件质量提升与技术标准创新”分论坛上,发表题为《钙钛矿组件的认证标准及寿命评估》的主旨演讲,为新型光伏产品标准体系建设贡献来自产业化一线的智慧力量。
演讲中,于振瑞博士聚焦当前钙钛矿组件认证体系中的关键挑战。他指出,当前钙钛矿组件认证测试沿用IEC标准,虽能对产品的外观、机械性能、温湿度及安全性能的耐久性做出可靠测试结论,但未能充分考虑钙钛矿作为“软晶格”材料的特殊衰减特性。
“钙钛矿是一种以离子键为主的材料,各元素分子之间键合强度较低,在外界水氧、高温、强光辐照下容易发生化学键断裂。”于振瑞博士指出,“现行IEC 61215标准中已经涵盖了水氧(DH、HF)、高温(DH、TC)、机械等因素,但尚未考虑长期高温下大剂量光辐照的影响,这需要在新的标准制定时予以考虑。”
为此,他提出应在IEC 61215标准基础上,参考ISOS协议,增设偏置电压稳定性、光浸泡、光-湿度-热及光-暗循环等一系列增强测试项目。同时,他介绍了基于不同温度下“光浸泡”加速老化实验数据评估单结钙钛矿组件寿命的方法,为钙钛矿组件的商业化提供了更科学、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的老化评估依据。

在随后举行的圆桌对话环节,于振瑞博士与业内专家围绕“提质增效背景下,新型光伏产品技术标准与质量提升路径分析”主题展开深度交流。
他强调,钙钛矿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在标准制定方面需要行业内研究机构、组件制造产业链上下游、认证测试机构及终端客户共同参与,尽快完成一系列标准的制定。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需要做好标准制定的总体规划,制定一个钙钛矿行业标准的“作战地图”,按照行业发展的“轻重缓急”制定一个时间表,按规划推进各项标准的制定;另一方面,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及CPIA标准委员会加强标准制定的统一管理和领导,重要的标准建议在相关部门立项推进。他同时建议,尽早制定钙钛矿单结组件产品认证的专用团标(试用版),为大面积单结钙钛矿组件产品的面世把好质量关。
在当前缺乏专门认证标准的情况下,钙钛矿组件的稳定性需经全维度可靠性验证。为此,极电光能构建了IEC、ISOS、户外实证“三维一体”全方位组件稳定性验证体系,确保组件的长期稳定性。截至目前,极电光能商业化尺寸钙钛矿组件均顺利通过TÜV认证的IEC稳定性测试,并在黑龙江、四川、江苏、广东、上海、河北、新疆、西藏、日本等地开展长期户外实证及商业化应用,为行业标准制定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在“双碳”战略指引下,中国光伏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新阶段,技术标准的革新成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柱。深耕钙钛矿这一全新光伏技术领域以来,极电光能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标准共建,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建立科学、严谨的钙钛矿产品评价体系。未来,极电光能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深化钙钛矿技术验证实践,与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进,助力中国光伏从规模领跑迈向标准引领的新征程。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