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宣传
突破310Wh/kg!隐功科技无负极再度刷新钠电池能量密度纪录!
见道网 2025-10-27 17:35
  • 隐功科技的技术突破显著提升了钠电池在全球及国内能源创新层面的竞争力。有望加速其在电动汽车、低空飞行器、无人机等高端领域的应用
阅读本文需要
4 分钟

在一场全球性的电池技术竞赛中,中国科技企业再次展现出引领姿态。江苏隐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隐功科技)近日宣布,已成功研发出能量密度达310Wh/kg的无负极半固态钠电池,这一数值远超当前主流钠电池产品,甚至比部分锂电池更具能量密度优势。这一技术突破将钠电池的性能边界推向了新高度。通过无负极技术与半固态电解质的创新结合,隐功科技不仅解决了长期制约钠电池商业化的能量密度瓶颈,更在低温特性、成本控制和循环寿命上实现了协同优化。据悉,该电芯能量密度已获得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认证,并有望在2026年实现批量。

技术突破:无负极与半固态的融合创新

无负极钠电池技术被视为钠电池行业的一次革命性突破。与传统钠电池相比,该技术直接去除负极活性材料,仅保留负极集流体。在充电过程中,钠金属在集流体表面原位沉积,从而实现了结构简化与能量密度提升。

半固态电解质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并拓宽了其工作电压范围。依托功能性添加剂的协同作用,在正负极表面构筑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既提高了自生成负极的可逆性,也增强了高比能正极的稳定性。

“310Wh/kg的能量密度指标是钠电池迈向高端应用市场的里程碑。”隐功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王飞表示,该技术同时实现了-40℃-60℃的宽温域工作能力,满足极端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性能优势: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双赢

与当前主流聚阴离子+硬炭体系钠电池(能量密度约100Wh/kg)相比,隐功科技的无负极半固态钠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两倍。即便是与常规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相比,能量密度也实现显著的提升。

在安全性方面,半固态电解质大幅减少了液态电解液的使用比例,降低了可燃性风险。该电池已成功通过穿刺、过充、过放等安全测试,显示出极高的稳定性。

成本同样是隐功科技的核心优势。无负极结构省去了硬碳负极材料及相关生产工序,使电池制造成本较主流方案降低30%以上。正负极集流体均采用铝箔,进一步降低了材料成本。

产业化进程:从实验室到量产的战略布局

隐功科技已规划清晰的产业化路径,计划在2025年内完成首条GWh级产线建设,2026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在产品线布局上,隐功科技已开发出三大系列产品:隐峰(高比能)、隐速(高功率)和隐护(高安全),此次推出的310Wh/kg电池属于隐峰系列的高比能产品。不同产品线,可满足低空动力、轻型动力、汽车动力、汽车/摩托车启动、工程机械领域头部客户的应用需求。

据隐功科技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朱健透露,在市场拓展方面,本款隐峰系列产品已获得国内低空经济及无人机头部企业的联合开发邀请。

行业影响:重塑钠电池市场竞争力

隐功科技的技术突破显著提升了钠电池在全球及国内能源创新层面的竞争力。310Wh/kg的能量密度使钠电池首次具备与中端锂电池抗衡的资本,有望加速其在电动汽车、低空飞行器、无人机等高端领域的应用。

根据起点研究院数据,2024年中国钠电池出货量为3.7GWh,主要应用场景为储能,其次为轻型动力。随着能量密度提升,钠电池有望在更多领域替代锂电池和铅酸电池。

业内专家认为,无负极+半固态的技术组合将成为钠电池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隐功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并推进产业化。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钠离子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正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GGII预测,2030年中国钠电池实际出货量将达到100GWh级别,未来5年内形成千亿级市场规模。

本款无负极半固态钠电池的量产,将显著加速这一进程。隐功科技也同时联合全球顶尖高校及产业伙伴,共建钠电创新联盟,推动标准制定与专利布局。

“钠电时代不再遥远,”隐功科技总经理朱健表示,“从能量密度180Wh/kg(上一代隐峰产品)到310Wh/kg,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我们有望在未来两年内实现能量密度向400Wh/kg迈进,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评论

相关文章

企业宣传

携手博世力士乐,驱动智慧农业未来

4小时前

企业宣传

电动化与下一代产品布局,LHY 已快人一步

10小时前

企业宣传

陕西水电榆林公司:合规管理这样“活”起来

10小时前

企业宣传

钵施然智能农机亮相塔城促消费活动 全链条服务助力中亚合作

3天前

企业宣传

喜报 | 普兆新能源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

3天前

企业宣传

陕西水电榆林陕投公司:加强合规管理 走好企业高质量发展路

3天前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