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精控能源、中核集团子公司CREI、比亚迪储能分别签下海外储能订单,合计规模3.5GWh,涉及澳洲、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国家。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与储能需求持续爆发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储能企业海外拓展再传捷报。近期,3家国内储能领域骨干企业集中签约海外储能项目,总规模达3.5GWh,涵盖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光储一体化配套等多个主流应用场景,不仅彰显了中国储能技术与产能的核心竞争力,更印证了海外市场对中国储能产品的高度认可。
此次签约的3.5GWh项目,分布于欧洲、东南亚及南美等储能高增长区域。这些地区凭借可再生能源装机扩容、电网调峰需求升级以及各国对能源安全的重视,成为全球储能市场的核心增量区。此次签约企业均为国内储能产业链头部玩家,依托成熟的锂电池生产制造能力、全场景储能系统集成经验以及完善的海外服务网络,成功拿下批量订单。项目产品将以高安全、长寿命、高适配性为核心优势,满足当地可再生能源消纳、工商业用电错峰、离网供电保障等多元需求,部分项目预计2024年内启动交付,2025年实现全面并网运行。

近年来,中国储能产业在技术研发、产能规模、成本控制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从核心零部件到整体系统集成,从标准化产品到定制化解决方案,国内企业已构建起完整的储能产业链条,锂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持续优化,成本较五年前大幅下降,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各国纷纷出台储能支持政策,欧盟《净零工业法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叠加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催生的能源保供需求,海外储能市场规模正以年均超30%的增速扩张,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次3.5GWh海外订单的集中落地,并非个例。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储能电池出口量超150GWh,同比增长超200%,出口额突破千亿元大关,欧洲、东南亚、南美成为主要目的地。越来越多的中国储能企业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本地化生产基地、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等方式,深度融入全球储能产业链,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技术出海”转型。关键词:储能能源最新资讯,储能新能源新闻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推进,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撑,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未来,中国储能企业需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聚焦长时储能、安全储能等关键领域突破,同时强化本地化运营能力,应对国际市场的合规要求与竞争挑战,持续巩固在全球储能赛道的领先地位,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边文君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