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达337.4亿元的新建武汉枢纽直通线项目正式启动招标程序,标志着这条被誉为“湖北天字一号”的交通大动脉进入实质建设筹备阶段。作为湖北省乃至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该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织密华中地区高铁网络,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位于湖北省境内,线路规划串联孝感、武汉等重要城市,整体呈东西走向。线路西起汉十高铁云梦东站,向东途经孝感南站,深入武汉境内后设新汉阳站等关键站点,最终通过联络线衔接武九高铁、武广高铁等多条干线,新建正线长度约72.19公里,另含联络线及代建工程等配套设施。其中,委托代建的白沙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相关桥段,因与主线铁路结构不可分割,成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标准上,线路分段采用350公里/小时和250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兼顾高效通行与区域覆盖需求。

作为项目核心节点的新汉阳站,规划规模达13台24线,站房面积15万平方米,采用高架站房设计,近期将实施7台12线建设。这座湖北省内规划规模最大的高铁枢纽,建成后将实现武西、武荆宜、武九等高铁线路的互联互通,不仅能分担汉口站、武汉站的客流压力,更将破解武汉铁路“东强西弱”的格局,推动三镇均衡发展。此外,孝感南站的新建及乌龙泉南、东两站的改建,将进一步完善区域站点布局,强化城乡交通衔接。
从产业价值与社会意义来看,项目计划总工期5年,建成后将成为福银高铁通道的关键一环,大幅缩短西北地区至珠三角的通行时间,其中西安至九江方向运行时间可节省23分钟。同时,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催化剂”,线路将通过高效的交通连接,加速沿线资源流动与产业协作,提升武汉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枢纽地位。而项目启动所带动的工程建设、建材供应等产业链环节,更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目前,项目已完成前期多项准备工作,拟于2025年12月开展施工招标,朝着年底开工的目标稳步推进。这条承载着千万人出行期待与区域发展希望的“黄金线路”,即将在江汉平原上铺开建设画卷,未来必将以飞驰的列车书写华中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除核心工程建设外,项目还将同步推进多项配套设施与生态保障举措,让这条交通大动脉既“跑得快”更“走得远”。在沿线配套方面,项目将新建牵引变电所、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站前广场、交通换乘中心及市政道路连接线,实现高铁与城市公交、地铁、长途客运的无缝衔接。以新汉阳站为例,规划中的换乘中心将整合地铁11号线、17号线及地面公交枢纽,旅客不出站即可完成多方式换乘,极大提升出行便捷度。关键词:高速工程,高速施工

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将实现同步推进。针对线路途经的江汉平原湿地、长江生态廊道等敏感区域,项目将采用桥梁跨越、隧道穿行等环保设计方案,减少对地表植被与水体的破坏;施工期间将严格落实扬尘控制、噪音防护措施,同步开展边坡绿化、水土保持工程,计划种植固土植物超20万平方米,打造“绿色高铁廊道”。同时,项目将采用节能型牵引供电系统、低噪声轨道结构等新技术,最大限度降低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边文君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