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迎来实施十周年重要时刻。这项启动于2015年11月7日的国家级合作项目,作为中国与新加坡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之后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在过去十年间成功开辟“五条通道”,打造出中国西部与东南亚高水平互联互通的“新范本”。

五通道齐发力,构建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
十年来形成的“五条通道”体系成效显著:
陆海新通道作为物流动脉,已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81个港口,推动西部地区对东盟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较启动初期增长75.3%。
跨境融资通道累计实现融资规模217亿美元,服务西部企业超100家,并成功助力10个西部省区获得63亿美元跨境资金支持。
国际数据通道建成运营“数据高铁”,将跨境传输效率提升3倍以上,已赋能重庆10余个重点行业开展国际合作,并向西部省份共享通道资源。
渝新空中通道实现航班频次从每周5班加密至24班,十年间人员往来增长5倍,新加坡来渝过夜游客数量增长7倍。
人文交流通道推动两地师生年度交流规模达500人次以上,“双周”活动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亮丽名片。

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内陆开放新范式
商务部亚洲司副司长李岸指出,与苏州、天津项目相比,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呈现出三大特色:聚焦“互联互通”核心、强化西部带动效应、注重制度创新探索。该项目不仅成为中新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成果,更构建了中国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江表示,渝新航线的持续加密显著提升了两地商务往来和旅游交流的便利性。而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景根元则强调,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为西部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关键数字基础设施支撑。
深化合作领域,拓展辐射范围
项目实施十年间,成功推动中国西部与东南亚形成了物流、资金流、数据流、人流和文化流的深度融合。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孙熙勇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五条通道”建设,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项目辐射带动效应,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关键词: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新闻资讯
这个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题的合作项目,用十年实践证明了国际合作新模式的强大生命力,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基建工程栏目编辑/程丽婷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