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
犍陀罗考古新发现:艾娜克遗址重塑丝路文明认知
见道网 2025-11-12 15:07
  • 艾娜克遗址出土的燃灯佛授记浮雕,以其罕见的镀金彩绘与双面艺术结构,印证了犍陀罗作为丝路文明熔炉的历史地位
阅读本文需要
3 分钟

在阿富汗洛加尔省的峡谷深处,艾娜克考古遗址正悄然改写人们对丝绸之路的认知。这片曾经被遗忘的土地,如今以其丰富的佛教艺术遗存,向世人展示着犍陀罗作为古代文明熔炉的辉煌历史。

近日,考古学家在此发现的一件3-5世纪的燃灯佛授记浮雕,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引起学界瞩目。这件高41厘米的片岩浮雕不仅保存着罕见的镀金彩绘,更以"一图多景"的叙事手法,生动刻画了儒童布发掩泥、持莲花、升空礼拜的连续场景。尤为珍贵的是,浮雕基座首次出现了僧俗共礼佛钵的图像,为研究古代佛钵信仰提供了实物证据。

"这可能是连接佛钵信仰与燃灯佛授记的唯一图像证据。"参与考古工作的史密斯博士表示,"浮雕背面的初转法轮彩绘,更使其成为研究早期佛教艺术的珍贵双面作品。"

艾娜克的地理位置揭示了其历史重要性。这里地处犍陀罗文明中心区域,距贵霜帝国都城布路沙布逻仅一日行程,曾是商旅往来的重要枢纽。遗址中出土的高达四五米的彩绘泥塑佛像,以及大量贵霜钱币,无不诉说着昔日的繁荣。特别是一种迦腻色迦钱币上的弥勒坐像,与燃灯佛授记主题形成深刻呼应,展现了佛教思想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承与发展。

考古学家指出,艾娜克的燃灯佛信仰与附近的贾拉拉巴德圣迹密切相关,可能是犍陀罗地区"佛教圣地再造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信众通过艺术创作,将现实中的佛钵圣物与佛教经典中的授记故事巧妙结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地方信仰体系。

如今,这片遗址却在矿业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面临抉择。考古团队正在与时间赛跑,尽力保存这些跨越千年的文明见证。每一件出土的文物,不仅承载着古代工匠的虔诚信仰,更记录着希腊、波斯、印度等多元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的深度交融。

艾娜克的考古发现提醒我们,这条古老的商道不仅是货物往来的通道,更是思想与艺术传播的桥梁。在这里,东西方文明相遇碰撞,共同谱写了人类文化交流的壮丽篇章。(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基建工程栏目编辑/程丽婷

评论

相关文章

古文明

唐代广州通海夷道历史价值研究

06-19

古文明

丝绸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在中国失去了垄断地位的?

02-06

古文明

是谁推动了千年丝绸之路的商业运动?

02-05

古文明

何新:论汉武帝•中国历史上一位真正的圣武大帝

02-05

古文明

文明之光:中埃联合考古队促进文明互鉴

07-31

古文明

跨越重洋,传承千年!中国白·德化瓷2024国际巡展墨西哥推介活动

04-12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