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中国电建启动全球最大渔光互补项目三期工程
见道网 2025-11-13 09:56
  • 作为全球最大单体项目,它不仅是技术工程的胜利,更是国家“双碳”战略的关键落子,将盐碱滩涂变为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
阅读本文需要
3 分钟

日前,随着中国电建承建的滨州沾化区2吉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三期工程正式启动,这项“全球之最”的绿色工程进入了新的建设阶段。该项目的持续推进,不仅是在规模上刷新纪录,更是对“上可发电、下可养鱼”创新模式的深度实践,将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与“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一波强劲动力。

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的这一超级项目,规划总容量达2吉瓦占地面积约6.6万亩,其体量在全球同类项目中独占鳌头。与庞大发电容量相匹配的,是项目配套建设的亚洲最大220千伏光伏升压站。这座升压站如同项目的“心脏”,高效汇聚各光伏区产生的电流,并提升至电网所需电压,确保绿色电力稳定外送。项目分五期建设,目前一、二期(共299兆瓦)已并网发电,此次开工的三期工程包括204兆瓦光伏区及配套升压站,标志着项目主体建设进入攻坚期。

项目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渔光互补”的立体循环模式。它绝非光伏与养殖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场精妙的产业耦合。

空间革命:在不新增占地、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实现对原有养殖鱼塘的垂直空间复用,将单位面积的土地产出效益最大化。生态协同:光伏板为水面遮挡了过强的阳光,有效抑制藻类繁殖、降低水温,为喜阴的鱼类创造了更佳的生长环境,有望提升养殖品质与成活率。与此同时,养殖活动对光伏电站的运营几乎不构成干扰,实现了“发电”与“养鱼”的并行不悖、协同共生。

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均提供约33.9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85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了数万公顷的森林。

更重要的是,它已被纳入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的顶层规划。此举意味着,该项目不仅是单一的电厂,更是国家在盐碱滩涂这一传统“边际土地”上成功探索绿色发展的标杆,为大规模、高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关键词:光伏新能源新闻、光伏新能源资讯

从苍茫的盐碱滩涂,到未来波光粼粼的“蓝色能源海洋”,滨州沾化项目的推进,展现了中国在能源转型路上的宏大构想与科技匠心。它证明,绿色发展并非要牺牲经济利益,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随着三期工程的全面展开,这片曾经的生态脆弱区正加速转型为驱动未来的“绿色能量场”。(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基建工程栏目编辑/程丽婷

评论

相关文章

光伏

华电盐城390MW光伏项目正式开工,16亿投资打造华东清洁能源基地

3天前

光伏

技术+战略双重赋能:协鑫叩开印尼光伏市场,助力东南亚能源转型

5天前

光伏

央企竞逐蓝色能源新赛道,海上光伏规划规模突破百GW

6天前

光伏

巴林启动太阳能项目,将建全球最大单点屋顶电厂

11-06

光伏

印度CtrlS与NTPC绿色能源公司将共建2吉瓦可再生能源项目

11-04

光伏

全球7.5GW光伏项目密集开工 中企领航世界清洁能源建设热潮

11-04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