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山东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传关键进展——济南至聊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简称“济聊高速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招标圆满落幕,项目勘察设计、监理咨询等核心标段全部确定中标单位,标志着这一总投资132.8亿元的交通大动脉升级项目正式进入开工筹备阶段。工程计划2025年12月底全面开工,建设工期3年,预计2028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将彻底破解济聊通道30年拥堵难题,为济南都市圈西向辐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交通动能。
济聊高速作为连接济南、聊城两大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通道,也是山东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2年建成通车以来,承担着鲁西地区与省会经济圈的客货运输核心功能。随着济聊同城化加速推进、沿线产业集群崛起及节假日出行需求激增,原有双向四车道已难以满足交通流量增长,高峰时段拥堵时长超4小时,成为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的“交通瓶颈”。此次改扩建工程全长92.7公里,路线起于济南槐荫区济广高速交叉处,途经济南长清区、德州齐河县、聊城茌平区、东昌府区,终至聊城东阿县青兰高速衔接点,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设计时速120公里,路基宽度42米,通行能力将较现状提升4倍以上。

项目建设将聚焦“扩容升级+品质提升”双重目标,打造兼具效率与安全的现代化交通走廊。工程核心亮点包括4.8公里济南西绕城高架段,将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道”模式,实现与济南绕城高速、济广高速的无缝衔接,缓解城区出入口拥堵;沿线将新建互通立交6座、改扩建互通立交8座,同步完善服务区、收费站等配套设施,其中聊城东服务区将升级为集充电、购物、餐饮、物流中转于一体的智慧综合服务枢纽。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求,项目将采用低扰动施工技术,对沿线湿地、林地实施生态防护,同步建设雨水收集系统与绿化隔离带,实现“路景相融、生态和谐”。
作为赋能区域发展的“交通引擎”,项目建成后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时空距离方面,济南至聊城的驾车通行时间将从当前的1.5-2小时压缩至1小时内,沿线齐河、茌平、东阿等县区将全面融入省会1小时通勤圈;运输效率方面,将大幅提升煤炭、化工、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运输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预计每年可为沿线产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20亿元;区域协同方面,将强化济南对鲁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济聊两地产业转移、人才交流、资源互补,同时打通济南都市圈连接冀南、豫北地区的西向通道,为黄河流域跨区域合作搭建高效交通桥梁。

民生保障方面,工程建设期间预计将创造超8000个就业岗位,带动工程机械、建材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发展;通车后将优化沿线农村公路网衔接,方便群众出行就医、子女就学,同时通过设置ETC专用通道、智慧交通监测系统,提升出行便捷度与安全性。目前,项目已完成路线方案优化、用地预审、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施工单位正加紧开展现场勘测、施工组织设计等开工筹备,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将联合济聊两市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确保工程按期开工、顺利推进。关键词:高速工程,高速施工
这条总投资132.8亿元的“黄金通道”,不仅是破解交通拥堵的民生工程,更是推动济聊同城化、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随着2025年底开工倒计时的开启,一幅“八车道贯通齐鲁西,一小时联动济聊情”的交通画卷即将展开,为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边文君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