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
山西发现一口木质水井,居然是2000余年前的!
见道网 2021-03-31 17:37
  • 山西省阳泉市发现的九边形木构水井,它的砌筑和使用年代在战国末年至西汉初年,作为现存较完整的早期榫卯结构实物,其对史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本文需要
2 分钟

3月30日,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考古成果称,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阳泉市发现一口九边形木构水井,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根据木构件测年数据等,综合判断它的砌筑和使用年代在战国末年至西汉初年。

这口古井位于山西省阳泉市洪城北路东侧,北距平坦垴战国古城遗址北墙570米。2019年11月,它在棚户区改造施工过程中被发现。在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抢救性发掘项目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正式开展联合考古发掘。

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副主任郑海伟介绍,古井上部结构已无存,他们采取二分之一解剖分段下挖的发掘方式,弄清了古井结构及井内层位。此井为平面九边形的木构支护结构,深9米,上口内径4.5米。井壁四周由两端加工成原始榫卯结构的柏木相互搭接成闭合的九边形后逐层垒砌,为增强稳固性,垒砌过程中榫头朝向逐层更替,现存38层。郑海伟说,根据现场分析推测,此井的砌筑工艺是自上而下分段砌筑:即下挖一定深度,进行支护,随后再下挖、再支护。井内出土大量筒板瓦残片及木构件,推测当时井上方有井栏、井亭之类的建筑物,经过拼合实验可以复原出井栏的砌筑结构。

九边形的构造颇为奇特,砌筑工艺考究,木构件中的槽口榫、企口榫等是现存较完整的早期榫卯结构实物,它的发现对古井砌筑工艺、早期木构建筑的研究,以及平坦垴战国古城的史料补充具有重要意义。(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传承栏目编辑/贺玉婷

评论

相关文章

古文明

唐代广州通海夷道历史价值研究

06-19

古文明

丝绸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在中国失去了垄断地位的?

02-06

古文明

是谁推动了千年丝绸之路的商业运动?

02-05

古文明

何新:论汉武帝•中国历史上一位真正的圣武大帝

02-05

古文明

文明之光:中埃联合考古队促进文明互鉴

07-31

古文明

跨越重洋,传承千年!中国白·德化瓷2024国际巡展墨西哥推介活动

04-12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