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政府将于4月25日签署在芬兰和爱沙尼亚之间建立海底隧道的共同意图协议。爱沙尼亚内阁4月22日开会,同意经济事务部长塔维•阿斯(Taavi Aas)签署该协议。其内容在签署后才会对外公布。
该协议标志着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开工工作又近了一步,据估计耗资约为200亿美元,不过该协议并未承诺任何一方参与该项目。但是,它的确使该项目获得了欧盟跨欧洲运输网络计划的资格,使其有资格获得欧盟资助。
爱沙尼亚总理卡哈·卡拉斯说:“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的情况下,重要的是,两国都表达自己的意愿。我希望该协议将被签署,并且我们可以为国家可能建造的隧道做准备。”签署后,经济事务部将重新启动塔林-赫尔辛基隧道工作组,该工作组将包括两国政府以及塔林和赫尔辛基市政府的代表。
波罗的海各州走向欧盟
该隧道将成为波罗的海铁路路线的最后一环
该部现在必须在第三季度向政府提交项目发展概况。此前,爱沙尼亚曾对这一想法表示怀疑。2019年,Aas评论道:“我们需要对资金的来源和数额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它完成的保证在哪里?开发商还没能对如何估计将经过那里的人数做出回应。”
该项目最初是由《愤怒的小鸟》(Angry Birds)应用开发商彼得•韦斯特巴卡(Peter Vesterbacka)提出的,作为一条103公里长的双孔隧道,将成为欧盟“波罗的海铁路”(Rail Baltica)项目的最后一段。
可行性研究于2018年2月结束。该研究发现,到2050年,需求将达到每年1,250万人次和400万吨货运。由于资本成本较高,该计划的成本效益比仅为0.45,但该研究基于该计划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建议。研究估计,该计划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在每年40亿至69亿欧元之间。(转载请注明见道网 www.seetao.com )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黄利军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