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
南北分界线上的古代大工程,秦岭古道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见道网 2019-10-21 15:48
  • 秦岭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山,李白用“不与秦塞通人烟”强调秦岭的阻隔,但在巍峨峻峭的秦岭中,古人用双手和智慧修筑了古代的“超级工程”
绵延3000余里的秦岭山脉
阅读本文需要
4 分钟

从战国开始,两千多年中,在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辛勤之下诞生了许多大型工程,如都江堰、长城、秦直道、坎儿井、大运河等,在一座绵延3000余里、迂回崎岖、险象环生的山脉中修筑的数百上千里通道,是不是也要算古代的一项大工程呢?

秦岭是深刻影响中国的雄伟山脉,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山,阻隔了大中国南北的地理气候、山水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司马迁的“天下之大阻”,李白的“不与秦塞通人烟”,强调的都是秦岭的阻隔,但在巍峨峻峭的秦岭中,古人用双手和智慧修筑了古代的“超级工程”,兵家必然要控制,商贾必经之,文人雅士也会为之挥洒笔墨。

今天,中国修筑大工程的技术水平已经很高,基建水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秦岭古道被更加便捷高效的公路、铁路、航线代替,它们逐渐消失在深山中,即使它富有历史价值、旅游价值,也已经没有必要复原,只是秦岭古道都不应该被遗忘,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秦岭古道的前世今生,以进一步认识秦岭这座独特而伟大的山脉。

浅识秦岭古道

在绵延3000余里的秦岭山脉中,从西到东,人们在不同时期修筑的秦岭古道有祁山道、连云道、陈仓道(故道、散关道)、褒斜道、傥骆道(骆谷道)、子午道、峪谷道(库谷道)、蓝武道(武关道、商於古道),它们是沟通关陇与汉中、关中与南襄的通道。

受制于地形和施工水平的影响,秦岭古道都沿河谷前进,地形较平缓、河岸宽度大的路段,道路为和缓的平道;地形陡峻、翻越分水岭的路段,古道或是大坡度道路,或是由石阶构成的阶道,它们依山就势向前延伸。

当河谷两侧没有足够的河岸,遇到悬崖峭壁之时,人们就在山崖岩体中凿方形石洞,插入木梁或石梁,梁的另一头再用木柱支撑,上面用板覆盖,也就如当代学者郭荣章先生说的“陡峻的山崖间,凿石架木,下撑以木,上覆以板”,这样的古道被称为栈道,是修筑秦岭古道的重点工程,用当代的术语来说即控制性工程。

秦岭古道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除了那些关隘,就是栈道,而且栈道的土木建筑价值、人文历史价值、现代旅游价值要高于关隘,如果从工程量和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看,秦岭古栈道也不逊色于长城,况且长城是在大地上建造阻隔,秦岭古栈道却在阻隔山岭上实现互通。

穿行与古道间、踏过栈道的,不仅只是兵马辎重,还有大山两侧的商贾、镖队、平民百姓,以及让古道载入书籍的文人雅士;秦岭的交通要冲上,烟云战事之外,是人员、物资、文化的交流、沟通,此为古道工程在当时的最大意义。

古道千百里

关系着大山南北连通的秦岭古道,长达1000余里也是有的,如果不算上连云道,秦岭古道的长度都在500里左右及以上,修筑这些古道会耗去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因此它们无疑是一项大型土木工程。

连接陇地与汉中的是祁山道,起于今甘肃天水,经礼县祁山、西和县、成县、徽县、略阳、勉县,止于今陕西汉中,全长1000余里,其中略阳白水江镇至汉中的路线与陈仓道重合。

连接关中与汉中(包括安康)的古道有五条,如果算上连接陈仓道和褒斜道的连云道,是为六条。一是陈仓道,起于今陕西宝鸡,经凤县、徽县、略阳、勉县,止于今陕西汉中,全长1000余里;二是褒斜道,起于今陕西眉县,经过太白、留坝,至于汉中,全长500里。

褒斜道往东,是为傥骆道,起于今陕西周至,经洋县、固城,至于汉中,全长近500里;四是子午道,起于陕西古子午镇,在腰岭关分两路,一路经宁陕、洋县、固城,到达汉中,另一路经汉阴,到达安康。

子午道往东,为峪谷道,由义谷道、锡谷道、库谷道构成,义谷道起于古长安大峪口,经柞水抵镇安后与库谷道相连,经旬阳,止于安康;锡谷道起于古长安小峪口,到达镇安后与库谷道相连,经旬阳,抵达安康。

连接关中与南襄盆地的是蓝武道,起于今陕西蓝田,经商洛、丹凤、商南、西峡,止于今河南内乡,全长约700里。作者/海潮青年,编辑/赵静

评论

相关文章

古文明

丝绸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在中国失去了垄断地位的?

02-06

古文明

是谁推动了千年丝绸之路的商业运动?

02-05

古文明

何新:论汉武帝•中国历史上一位真正的圣武大帝

02-05

古文明

文明之光:中埃联合考古队促进文明互鉴

07-31

古文明

跨越重洋,传承千年!中国白·德化瓷2024国际巡展墨西哥推介活动

04-12

古文明

镌刻在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千言万语,一图尽现!

03-26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