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一线

魏建勋:拿下非洲第一高楼,擦亮中国基建国际招牌

见道网 2023-03-24 14:23
  • 魏建勋助推非洲第一高楼埃及标志塔不断创造新的建设纪录,攻克了重重难关
  • 魏建勋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带领项目团队在埃及首次应用钢管混凝土顶升浇筑施工技术,大大提升了钢管柱浇筑效率
阅读本文预计需
5 分钟

魏建勋是中建八局首批进驻埃及项目的管理人员,他将多项先进施工技术引入埃及建筑市场,带领团队推进完美履约、价值创造。通过他与团队的努力,埃及标志塔项目实现多项第一,刷新多项记录,在埃及树立了中建良好的品牌形象。

魏建勋自2018年开始从事海外工作,来到埃及新首都CBD标志塔项目任职。在几年奋斗中,他助推非洲第一高楼埃及标志塔不断创造新的建设纪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带领项目荣获英联邦国际安全奖、Dar安全生产300万工时奖、Dar环境保护冠军奖等荣誉称号。

出征海外

埃及新首都CBD项目占地面积约50.5万平方米,共20栋单体建筑,是迄今为止中央企业在埃及的最大项目。其中,高达385.8米的标志塔是中央商务区项目的核心。这座集办公、酒店、商业、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超高层建筑,是非洲第一高楼,被誉为埃及的新金字塔。

魏建勋一来到埃及就扎进了现场,与埃及和中方团队深入沟通,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避免因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而影响到整体工期。项目进入正式施工阶段后,工期紧张、施工协调和安全管理难度大、施工组织要求高等难题摆在魏建勋面前。为此,他和团队同事深入研究图纸,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坚守在施工现场组织生产,确保施工安全,力保各节点顺利完成。在快速推进施工的同时,他注重施工经验的总结提炼,追求过程中精益管理,使项目各项关键节点实现完美履约。

淬炼铁军担当

在魏建勋和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埃及新首都CBD标志塔项目创下多个工程建造纪录,38小时便完成了18500立方米筏板基础浇筑,一举打破非洲建筑史上单体浇筑最大基础筏板、浇筑超大型基础底板的最快纪录、高峰期单日最大混凝土浇筑量新纪录。

为了做到以身作则,魏建勋每天在施工现场的足迹遍布每一台机械、每一层楼板,长期值守于项目调度室,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项目管理中,确保了项目全过程受控。他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带领项目团队在埃及首次应用钢管混凝土顶升浇筑施工技术,最大顶升高度达29.8米,大大提升了钢管柱浇筑效率;首次应用空中造楼机,引进超大动臂式塔吊及外爬内支、外钢内铝的组合式爬模系统,核心筒结构施工速度达到4天每层;首次应用物流通道塔,满足人力物力垂直运输需求,确保整个工程运转高效,还引进了国内超厚钢板焊接技术,一次焊接合格率达到99%以上。

标志塔项目建筑结构呈双半圆筒状,整体上小下大,呈1.33度内倾,最高点至最低点内缩8.8米。外立面幕墙采用的是集遮阳、灯带及竖向双曲拉链装饰带于一体的单元式幕墙系统,由11506樘单元板组成,面积达10.6万平方米,且每个幕墙单元板块的尺寸均不相同,外加埃及沙漠地区的大风天气等,极大地增加了安装难度。关键词:一带一路新闻、一带一路工程、海外工程新闻

拉链梁效果图与实际安装图

面临严峻的工期履约形势,魏建勋以迎难而上、大刀阔斧的姿态一步步地为项目理路子、开方子。他着手编制了完备的施工计划,及时有效地组织人机料的配置,力保重要工期节点受控。项目安装过程中,他和团队提出使用多种安装技术方案相结合方式,提高安装功效,缩短安装周期,幕墙垂直运输使用5米*5米超大移动式卸料平台;幕墙安装使用定制悬臂吊,屋面轨道式可移动行走吊篮技术,采光顶高空钢丝绳拉锁平台技术均为埃及地区首次应用。

建设过程中,魏建勋和团队提出采用分段施工方案,通过上下两端同时施工,提高建设效率。同时,利用BIM技术对整个分段施工方案及施工过程进行了数据分析,确保了方案的可实施性,实现日最高安装量183樘,创造了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单元安装纪录。过程虽然辛苦,但我们用品质完美还原了效果图,让更多的埃及同行了解到我们的建造技术,这让我非常自豪。魏建勋说。

擦亮中国建筑品牌

标志塔项目大部分施工材料都是从国内定制,再由货轮进行运输,疫情发生以后,项目整体施工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有的施工节奏都需要重新梳理。为了不耽误工期,魏建勋带领项目团队加班加点,提前研判,将疫情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制定项目防疫防控预案,保证员工健康安全。

此外,魏建勋在设计阶段积极引用数字建模技术,带领团队制作了三维立体方案,从根源上保证材料的配套性和准确率。为了让每套材料可追溯,他又通过安装芯片为材料制作身份证,建立了下单、采购、生产、发运、清关五位一体的全程数据定位系统,相关负责人可以直接通过手持设备进行监督查看,便于现场施工组织,实现了防疫和生产两不误。

干一项工程、留下一步脚印、达成一个目标、树起一座丰碑,擦亮一带一路上中国品牌的底色。魏建勋常常说道。(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