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亚能源版图加速重构的浪潮中,中资企业再次锚定关键坐标。近日,由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国际电力有限公司与中国华电海外有限公司组成的强强联合体,宣布将斥资建设一座 500 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这一项目不仅是中国资本与技术深度融入乌兹别克斯坦能源转型的里程碑,更标志着中亚地区绿色能源革命迎来新的突破。
总统令护航,吉扎克崛起新能源高地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签署的专项行政令,为这场能源变革按下 “快进键”。根据总统令规划,一座总装机容量达 500 兆瓦的光伏电站即将在吉扎克州弗里什区破土动工,同步配套建设架空输电网络。乌政府以 991.1 公顷牧场用地的工业用途转换,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释放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强烈信号。
负责项目实施的华电吉扎克太阳能发电公司,由两大中资巨头合资设立。作为电力工程总承包领域的领军者,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国际电力有限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而中国华电海外有限公司则凭借成熟的海外电站投资运营体系,在全球新能源市场开疆拓土。双方携手投入 20.8 亿元人民币,全链条覆盖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及运营维护。
能源转型迫在眉睫,绿色协议密集落地
长期以来,乌兹别克斯坦 80% 的电力供应依赖天然气,单一的能源结构制约着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2024 年,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全国能源会议上公开督促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要求在数月内启动 14 个太阳能、风能项目。政策压力下,乌兹别克斯坦在 2025 年首届撒马尔罕国际气候论坛上密集签约,其中两笔 500 兆瓦光伏电站大单均花落吉扎克州 —— 除中资财团项目外,与中国 Liquip International 公司达成的协议同样选址该地区,凸显吉扎克州作为新能源开发核心区的战略地位。
乌政府的绿色蓝图更为宏大:计划在 2025 年前建成 1185 座微型水电站,新增 65 兆瓦装机容量,全力推动小型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乌兹别克斯坦电力产能已增长 30%,达 815 亿千瓦时,此次光伏项目将成为其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增量。
中企深耕中亚,共绘一带一路绿色新篇
对中资企业而言,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转型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与中国华电海外的合作,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乌方 “绿色经济” 战略。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电力公司 Uzenergosotish 签署的 25 年购电协议(PPA),以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承诺为投资方吃下 “定心丸”,有效降低项目商业风险。
随着这座 500 兆瓦光伏电站的推进,中国企业在中亚能源合作中再次树立标杆。凭借成熟的技术体系、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对当地政策与市场的深度理解,中资企业正成为乌兹别克斯坦能源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这场跨越国界的绿色协作,不仅将重塑中亚能源格局,更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尹世乾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