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中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
见道网 2025-05-18 17:56
  • 这一项目不仅是中国的首个援外地质公园案例,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绿色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阅读本文需要
3 分钟

5月5日消息称,中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技术援助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技术援助部分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11月完成。基础设施援助部分也已完成绝大部分施工任务,占地1200平方米的地质公园博物馆主体结构已于2024年10月封顶,目前正进行内部展陈布置,预计2025年6月全面完工。博物馆将融合现代科技与本土文化元素,通过交互式展板、化石标本及3D模型,系统展示火山地质演化、野生动物生态及古人类活动历史。

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是坦桑尼亚首个世界地质公园,以火山地貌、古人类遗迹(如莱托利脚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闻名。

然而,公园长期存在解说系统不完善、博物馆展陈单一、遗迹保护设施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科学传播与旅游价值。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指出,若未能在两年内完成整改,公园将被取消世界地质公园资格。

关键时刻,中国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牵头,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和中铁二十五局,于2023年6月启动援建项目。项目分为技术援助与基础设施援助两部分:前者包括地质遗迹调查、总体规划编制及人员培训;后者涵盖博物馆建设、观景平台、科普步道及古人类遗迹保护设施等。这一项目不仅是中国的首个援外地质公园案例,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绿色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202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专家实地考察后,高度肯定整改成效,认为公园“在两年内实现了质的飞跃”。同年12月,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正式通过再评估,获授“绿牌”,其世界地质公园资格得以延续。

该项目方案设计运用了生态优先与本土化融合的手法,为减少对原始生态的干扰,项目采用“轻足迹”理念。其中,博物馆建筑采用预制钢结构,减少现场施工污染;观景平台以架空方式搭建,避免破坏地表植被;科考步道选用本地石材,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公园新增的解说牌和数字化导览系统提供斯瓦希里语、英语及中文三种语言,内容涵盖地质成因、动物行为等,并标注“中国援助”标识。

未来,这座地质公园将成为非洲自然与人文遗产的展示窗口,也是中坦友谊的永恒见证。正如坦桑尼亚自然资源与旅游部长平迪·查娜所言:“中国朋友的援助,让这片土地的自然之美得以永续传承。(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孙凤娟

评论

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

中国华电在俄最大合作项目点亮伏尔加河畔!

1天前

一带一路

中国义乌至迪拜班列成功首发!

1天前

一带一路

中湘资本签约柬埔寨150MW风电项目

3天前

一带一路

中国基建规划新建地标性工程!

05-13

一带一路

中企承建哈萨克斯坦项目正式投产

05-12

一带一路

41亿!又一中吉乌铁路开始修建

05-09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