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俄发布《联合声明》,全称是中俄《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在中俄双边务实合作领域,《声明》提出八项行动:
贸易领域:相互供应基础材料、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等,推动双边贸易平稳发展,优化贸易结构。
投资领域:签署中俄《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新版《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也已出台。
能源领域:巩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实施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民用核能、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等项目。
金融领域:拓展银行间往来,加强本币结算,深化保险、信用评级机构和证券领域合作。
基础设施领域:完善中俄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客货运输效率、口岸查验效率和通关能力,保障中俄跨境交通走廊无障碍运行,加强北极航道互利合作。
工业领域:拓展技术创新领域合作,巩固产业链。
科技领域:拓展新的合作方向,定期开展联合科技项目遴选,实施科研项目,支持新的科技合作模式。
“全面领域”:全面深化中俄经贸、海关、农业、运输、财金、工业、环保、航天和卫星导航、核能、城市建设、卫生健康、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各领域合作,在2030年前实现提质升级。
本次中俄《联合声明》内容非常多,无法在本文中一一阐述,接下来是一些重点内容。
中方欢迎俄方2025年担任“大图们倡议”轮值主席国,支持加强东北亚地区合作,深化“大图们倡议”成员国在交通、能源、贸易与投资、数字经济、农业、旅游和环境等领域协作,探讨“大图们倡议”向独立国际组织转型。
然而目前,“大图们倡议”尚未形成有效的覆盖六国的多边合作机制,也缺乏系统化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性安排,2005年签署的《长春协议》及历年部长级会议纪要,并未强制规定成员国权利义务。此外,“大图们倡议”组织层级相对较低(部长级),区域合作模式是在秘书处协调下,六大专业委员会会议由各国轮流承办,最高决策机构是一年一度的政府间协商委员会部长级会议。
本次中俄《联合声明》提出“大图们倡议”向独立国际组织转型,相关专业人士认为与此前4月份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有很大的内在关联。在那次会议上,做出当前我国“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
当下,我国在周边区域形成了命运共同体“两大集群”,一个是在中南半岛(中国-澜湄C5+1机制),另一个是在中亚世界岛(中国-中亚C5+1机制),这两大机制在我国区域发展中是层级最高、合作最成熟的跨国多边合作机制,务实合作领域涉及方方面面。
由此可以预见,东北亚区域将迎来命运共同体时代,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迎来再次振兴的重大发展机遇。(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孙凤娟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