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由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转轮直径达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核心部件——转轮成功发运。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组核心装备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为世界水电装备技术树立了新标杆。
攻克水电珠峰打造超级装备
此次发运的转轮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该电站是国家"藏电外送"骨干工程,也是目前世界在建综合难度最大的冲击式水电项目。电站采用2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500兆瓦冲击式机组,被列为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冲击式水轮机的水斗式转轮堪称机组的"心脏",承担着将水流动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作用。扎拉转轮在结构参数、水力性能及制造工艺等方面均达到行业极限——其单机容量较常规冲击式机组提升近3倍,转轮直径突破6米大关,可承受超过1000米水头的巨大冲击力。研发团队通过创新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整体铸造技术,使转轮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水力效率提升至92%以上。
突破技术壁垒 引领行业发展
该转轮的研制攻克了多项世界级难题:
材料创新:开发出新型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兼具高强度与抗空蚀性能;
工艺突破:首创"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机器人精准焊接"的复合制造工艺,将加工精度控制在0.05毫米以内;
测试验证:建成全球首个500兆瓦级冲击式转轮试验平台,完成2000小时极限工况模拟。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超然指出:"这不仅是单机容量的突破,更开创了冲击式机组应用于巨型水电站的新纪元。"相比传统混流式机组,该技术可提升高水头电站发电效率15%,全生命周期减排二氧化碳约200万吨。
服务国家战略 赋能清洁能源
扎拉水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4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40万吨。该转轮的成功应用,将推动我国掌握700米以上超高水头水电站核心技术,为藏东南"水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建设提供关键装备支撑。哈电集团总经理表示,这项突破使我国具备为全球90%以上水电站提供全套装备的能力,未来可带动超过200亿元的产业链价值。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此次技术突破不仅强化了我国在高端水电装备领域的话语权,更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电开发提供中国方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业内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已完全掌握水电装备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正引领世界水电进入"超级冲击式"时代。(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孙凤娟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