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12时,一列满载通讯设备、汽车零配件等高附加值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鸣笛启程,标志着中欧班列南通道特快班列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这趟由渝新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土耳其太平洋环球物流集团联合打造的特快班列,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穿越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国,最终抵达土耳其及欧洲其他主要城市。
创新物流模式 构建高效运输通道
此次开行的南通道特快班列是中欧班列网络的重要补充。据土耳其太平洋环球物流集团董事长阿斯卡·萨迪克介绍,该班列采用"点对点"直达运输模式,全程运输时间压缩至25-30天,较传统运输方式节省至少10天。班列实行"五定"运行机制(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并配备优先通关、优先换装等保障措施,确保运输时效的稳定性。
打造国际采购中心 深化亚欧经贸合作
在班列开行仪式现场,"中间走廊国际采购中心"项目签约活动同步举行。该项目将在重庆建设面向亚欧市场的综合性国际采购平台,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网络与常态化对话机制,促进沿线国家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中心建成后,预计将吸引超过200家跨国企业入驻,年贸易额有望突破50亿美元。
战略意义与市场影响
南通道特快班列的常态化运营具有多重战略价值:首先,它丰富了中欧班列的运输网络,为亚欧大陆贸易提供了新的物流选择;其次,该通道避开了传统线路的拥堵节点,提升了运输可靠性;再者,项目的实施将带动重庆及周边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强化其作为内陆开放高地的地位。
未来发展规划
渝新欧公司表示,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南通道特快班列每周2班的开行频次,2026年逐步提升至每周3-5班。同时,将推动建立"一站式"多式联运服务体系,整合铁路、公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亚欧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
业内专家指出,中欧班列南通道的常态化运营,不仅优化了国际物流体系,更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随着"中间走廊国际采购中心"的建设,重庆有望成为连接亚欧市场的重要枢纽城市。(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孙凤娟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