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荣乌高速公路新线建设迎来关键节点——京港澳高速至京昆高速段招标工作正式落下帷幕,项目总投资规模达40亿元,标志着该路段从前期筹备阶段全面转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据了解,此次招标涵盖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设施及配套服务等多个核心板块,吸引了国内多家具备丰富高速建设经验的企业参与竞标。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核、技术方案评审及商务标对比,最终确定的中标单位将负责该路段的全流程建设实施,建成后将进一步打通区域交通主动脉,实现京港澳高速与京昆高速的快速互联互通。
从区域发展价值来看,该路段作为荣乌高速新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不仅能缩短沿线市县的通行时间,缓解现有交通干线的通行压力,还将串联起沿线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及物流枢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产业联动、资源共享及民生出行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中标单位已启动前期勘测与施工准备工作,后续将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原则,确保项目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

为保障项目建设质量与效率,施工方将采用多项现代化建设技术与管理模式。在工程技术层面,针对路段途经的平原与浅丘交错地形,将运用“模块化路基施工”工艺,减少土方开挖量的同时提升路基稳定性,同步配套智能压实监测系统,实时把控施工质量;在绿色建设方面,项目将重点打造“生态廊道型高速”,道路两侧将规划宽度不低于20米的绿化隔离带,选用本地乡土树种构建复合型植被体系,既降低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又能助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在民生保障维度,施工期间将建立“交通导改专项小组”,通过设置临时绕行标识、开通接驳公交专线、错峰施工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村镇居民日常出行的干扰。同时,项目还将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预计可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招标工作的收官,荣乌高速新线建设的“加速度”模式正式开启。后续,项目建设单位将定期向社会公示工程进展,接受公众监督,确保将该项目打造成为“质量过硬、群众满意、带动发展”的精品工程,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再添重要一笔。
值得关注的是,该路段在智慧交通配套上还将实现多项“超前布局”。全线将建设覆盖主线、服务区及互通立交的5G+北斗定位系统,不仅能为过往车辆提供实时路况、事故预警等动态信息推送,还可辅助管理部门实现对货运车辆的精准监管,有效防范超限超载等违法运输行为;服务区将按“智慧驿站”标准升级,引入智能停车引导、无感支付加油、新能源车辆超快充站等设施,其中每个服务区规划建设的20个超快充桩,可实现“充电15分钟续航200公里”,满足新能源车主的长途出行需求。

从长远产业联动来看,该路段的建成将为沿线打造“1小时产业协作圈”创造条件。以保定徐水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例,此前通过现有公路运输至北京房山汽车制造厂需1.5小时,路段通车后将缩短至40分钟,物流成本预计降低12%-15%;同时,路段串联的易县清西陵、涞水野三坡等景区,将融入“京津冀周末游黄金环线”,预计每年可带动沿线旅游收入增长超8亿元,进一步激活区域文旅经济活力。关键词:高速工程,高速施工
目前,项目监理单位已进场开展前期监督工作,与建设单位、施工方共同建立“三方联动”质量管控机制,对原材料进场、关键工序施工等环节实行“全程留痕、可追溯”管理。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有序推进。(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边文君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