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上海地铁15号线开通运营,创建设史上多个之最
见道网 2021-01-25 10:49
  • 上海地铁15号线对加强城市西部内外环线之间的服务、带动沿线区域发展、汇集并转换沿线相交轨道线路客流、均衡网络客流有着较强的作用
阅读本文需要
4 分钟

2021年12月23日,上海地铁15号线开通试运营,这是中国一次性开通公里数最长、全自动驾驶等级最高的轨道交通线路。该线路是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向线路。

15号线是上海的第四条轨道交通 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也是首条全线全功能一次性开通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地铁线路。轨道交通15号线工程起自闵行区紫竹高新区站,止于宝山区顾村公园站,途经闵行区、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宝山区等5个行政区。线路全长超过42公里 ,设地下车站30座,其中8座车站与路网中既有和在建的9条线路形成换乘。

此次开通的线路采用了中最高等级的全自动驾驶系统。而为了保证系统网络安全可靠运营,施工方首次采用4G网络综合承载技术,构建单系统双覆盖模式,互为备份且可以独立运行,保证信号传输24小时不间断,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攻坚克难创下地铁建设史上多个之最

一次性开通线路最长: 为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史上一次性开通超过42公里的最长地下线路。

建设周期最短:工程于2016年8月开工,2020年底建成,历时4年4个月,期间因“新冠”疫情防控、重点任务保障等需要,实际施工时间仅3年5个月。

开通等级最高:为上海乃至全国一次性开通里程最长,运行等级最高的(UTO)全自动运行线路。

信号调试时间最短:2020年6月10日首列车上线调试,10月4日完成信号调试,面对超长线路,历经3个月零25天,全天24小时调试,圆满完成了信号调试任务,用时最短。

区间穿越次数最多:15号线工程区间成功穿越各类建筑体57幢,穿越既有运营地铁16次;穿越直径2460mm雨水管、直径2000mm原水管等重大管线8次;穿越北横通道、高架线桥等重大市政设施14次;穿越高铁及铁路8次。穿越河流23条。

管控风险点最多:15号线各类点共258项,占“十三五”规划期间轨道交通建设重大施工风险总数的63%,其中超深车站9座,全部为地下三层车站(占车站总数三分之一),全线投入盾构70台,盾构进出洞140台次。

管线搬迁及交通导改次数最多:15号线工程涉及前期管线错综复杂,交通组织环境条件苛刻,其中13座车站涉及110kV及以上超高压,DN2000(直径2米)上水,DN1000(直径1米)煤气搬迁;道路翻交达168次之多。

串联9座高校校区,幅射多个城市副中心及科创园区

15号线 沿线连通了9座高校共10个校区,是名副其实的大学通学线路(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古北校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仙霞路校区、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同济大学沪西校区、上海大学宝山校区)、4座公园、3个国家级科创园区;连接了真如副中心、长风商务区、南站地区、漕河泾科技园区、紫竹高新区等重要区域,将有力带动和支撑地区发展;串联了上海西站、南站枢纽,对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配套具有重要作用。

智慧地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对象数字化到智能化执行并最终实现智慧化决策与联动的发展过程。15号线智慧地铁的整体涵盖各个业务领域、贯穿整个地铁全寿命周期,体现了 智慧建设、 智慧运营、 智慧维保理念。(转载请注明见道网 www.seetao.com )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彭雪

评论

相关文章

特写

450亿美元贸易额背后的机遇与策略:中国企业出海哈萨克斯坦指南

06-23

特写

中非基建合作50年:中国路桥筑就非洲发展新图景

06-23

特写

从亏损到独角兽!液流电池突破“卡脖子”技术,迎来吉瓦时时代

06-23

特写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提速 国际化进行加快

06-18

特写

印巴水争激化:印度暂停水协议,密集冲淤作业引发紧张局势

05-06

特写

水荒警报拉响!卡拉奇半数民众深陷饮用水危机

05-06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