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荒漠变绿洲,绿色光伏照亮旁遮普大地
见道网 2022-09-21 14:14
  • 作为缓解巴基斯坦电力短缺的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的能源项目之一,中兴能源巴基斯坦旁遮普省900MW光伏电站仅经过一年时间就投入商业运营,是第一个接入巴基斯坦国家电网的发电项目
阅读本文需要
9 分钟

这里是克里斯坦沙漠,寸草不生的大沙漠里居然长出了一大片绿草,你信吗?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伊萨克绝对不信:“这怎么可能?这里除了黄沙还是黄沙,怎么可能会长出草呢?”当伊萨克看到刚刚回到办公室的中国同事杨帅手机里的照片时,他完全惊呆了。

克里斯坦沙漠,地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哈瓦尔市郊,人迹罕至,只有无尽的当头烈日炙烤着光秃秃的黄沙,仿佛是没有人类居住的另一个星球。沙漠长出绿草,够惊奇,比这更令伊萨克和他的同胞们惊奇的是:这片沙漠居然成了他们的光明之源!2015年5月,中兴能源巴基斯坦900兆瓦光伏电站正式开工,在中巴两方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90天完成50兆瓦并网发电,并于2016年6月完成300兆瓦第一期工程及顺利并网,极大地缓解了巴基斯坦当地的电力紧张局面,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创造了更多奇迹。

断电的日子开始远去

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工农业最发达的大省,人口超1亿,一直以来用电都十分紧张。停电是家常便饭,偏远的农村情况更差,白天供电最多就三四个小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制约了经济发展。

“以前一到夏天,每天要停电12小时,白天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晚上也逃不过,经常在半夜两三点被热醒。好不容易买的电器也变成了摆设,蜡烛几乎成了家里的必需品。”28岁的贾汗扎伊布听说中兴能源旁遮普省光电项目招聘当地员工,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许多巴基斯坦人都像贾汗扎伊布这样在为用电困难而烦恼。但是,煤炭资源供不应求、进口资源成本很高,要想真正解决用电需求问题,就是搞光伏发电!中国中兴能源有限公司结合巴基斯坦实际情况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建设者的目光也投向了克里斯坦这片荒凉之地。

虽然这里不适合人类居住,却具备光伏发电的理想条件:当地全年日照时长达3000小时,是世界上太阳能辐照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光伏发电是理想选择。而且同建设火电站相比,虽然火电站供电量更大,但是光伏电站修建工期要短得多,能以最快速度解决部分用电需求。

如今,中兴能源光伏电站一期300兆瓦已全部并网发电三年。截至2019年6月,累计发电量约15.6亿度,满足了当地约28万户家庭居民用电需求。每天的断电时间已经缩短至一两个小时,缓解了当地的电力紧张局面。而且,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光伏电站可降低近17万吨煤炭消耗,减少近4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

为了本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巴基斯坦政府大力倡导绿色环保意识,计划在未来逐步提高绿色能源发电比例。中兴能源光伏电站成为巴基斯坦开拓太阳能发电的先行者,对巴基斯坦未来发展绿色能源发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现在的贾汗扎伊布已经是一名班长,每天都要在电站里巡查。看到那一排排傲然挺立的光伏板,他心中会不由自主地升起满足感和成就感,“曙光就在不远的未来,不断电的日子指日可待。我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他说:“等到光伏电站三期900兆瓦全部建成后,不断电的日子就到来了。”

酷暑下的挑战

在沙漠里建光伏电站,真不容易。光是一个“晒”字,就让电站的建设者们吃尽了苦头。6月,沙漠里的气温达到50℃,不要说施工,光是待着不动都已经很难支撑。在闷热得像个无边无际的蒸笼似的沙漠里,每天都有人中暑倒下。建设初期,无水、无路、无电,所有人只能睡在集装箱里,冬冷夏热,跟直接躺在荒地里差不多。

光伏区打桩基是整个项目中工程量最大的部分,而钻孔又是打桩的第一步。如果打桩跟不上进度,后续所有工程都会被延误。但中方建设者万万没想到,巴基斯坦全国上下只找到了一支机械钻孔机队伍,根本无法按时交工。

怎么办?工期紧迫,只能发动大家各显神通,各种“土办法”层出不穷。那段时间,施工现场好不热闹。各式各样的钻孔方式,似乎让人看到了一部完整的钻孔技术发展史。除了一部分工人操纵着常规的大型机械钻孔机之外,还有20名手持小型钻孔机的工人,50名人工挖孔的队伍,更意外的是还有工人驾驶着拖拉机改装而成的“仿钻孔机”。他们以各种装备、各种速度和各种力度的不同频率,共同打下了大大小小的桩基。轰轰隆隆、叮叮当当,这支集合了巴基斯坦各式钻孔设备的“打击乐队”,在酷热的夏季上演了一场高速度、高水平的“音乐会”。

更壮观的景象还有施工队数百人一起放电缆的场面。电缆又粗又沉,长达几公里,需要从滚轴上拽下来,再放到电缆沟里。由于缺乏设备,只能靠人力完成。浩浩荡荡数百人的长队,竟然整齐划一地完成了任务。“One !Two!One !Two!”整齐的喊号声回荡在空旷的沙漠上,那么和谐统一,充满力量。

前后有500多名中国技术人员和近3000名巴基斯坦工作人员参加了一期300兆瓦工程施工,大家一起战雨季、战酷暑、战风沙、战技术难题,以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

面对重重挑战,中巴两国的同事们成了患难与共的亲密伙伴。建设中,巴基斯坦当地技术及施工人员在工程中边干边学,迅速成长起来,有些人甚至可以独当一面。电站并网发电后,中巴两国工程师共同承担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其中,80%为巴方工程师。

“夏季高达50℃的高温酷暑、无处不在的蚊虫叮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都折磨着我们,但是所有人都在坚守,只为项目早日建成发电。”中兴能源90后土建工程师杨帅说。

中兴能源巴基斯坦光伏电站不仅让巴基斯坦人民“光明可及”,也照亮了不同地域文明之间的沟通合作,两国员工智慧和文化的完全交融。“睡集装箱的日子,虽然条件简陋,但是看到满地的光伏板,我就觉得值了!当我和朋友们说起我参与了光伏电站的建设时,那可是相当自豪!”坐在办公室里午休的巴方员工扎德兰高兴地拍了拍坐在一旁的中国兄弟王一鑫。

“你的兄弟们要是羡慕,可以来我们第二期应聘试试看啊。第二期马上就要开工了,也会需要很多人。”王一鑫的话,让宿舍里的其他巴基斯坦同事都笑了。

光能绿洲中的长明清真寺

夕阳西下,天空中的云朵映着晚霞的余晖,映红了整个天际。广阔大地上,一座洁白的清真寺也披上了绯红的外衣,静静地矗立着,祥和而美丽。清真寺的四周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光伏板,一片蔚蓝之中雪白的穹顶格外耀眼。

“感谢光伏电站给我们保留了清真寺!而且修得比以前的清真寺更美了!”说起这座经过翻新的清真寺,电站值班主任激动不已,一旁的当地人也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赞同。

原来,早在项目开工时,光伏电站的施工队便发现项目区域内有一座清真寺,是留还是拆,成了一个问题。虽然业主方明确告知施工队可以拆除,当地民众也并未表示必须要保留清真寺,但考虑到当地的宗教习惯,中兴能源还是重新修改了项目方案,最终将清真寺保留了下来。

不仅如此,中兴能源还精心地为清真寺翻新了墙体及屋顶,同时还修缮了水井,让本地的员工,甚至是周围的村民都可以很方便地前来祈祷。对那些在上班时间无法来清真寺祷告的工作人员,电站也在各升压站内设立了独立的祈祷室。每天下班时,广播里会传来祷告的宣礼声,提醒着信徒们到了昏礼的时间了。一些员工和附近的居民也会三三两两地结伴,朝着清真寺的方向走去。

在这里,“尊重当地文化”绝对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斋月期间,当地工人白天不进食、不喝水,难以持续工作,中方的工作人员就尽量多完成一些工作。到了开斋节、宰牲节等重大节日,当地员工都会收到公司精心准备的礼物和过节费,参加公司组织的聚餐活动,享受带薪假期。而中方站长们则要替换那些要去参加集体活动的当地同事们,凌晨5点就到岗值班,保证电站正常运行。

“我很感谢我的这些中国同事们。他们很尊重我们的文化习俗。为了能更好地跟我们交流,他们还自学乌尔都语。现在,我们也很喜欢一起打乒乓球。”刚在园区清真寺做完昏礼祷告的哈里马,一边说着中国同事,一边整理好衣服,匆匆走出清真寺,向家的方向走去。

天色已黑,但清真寺里的灯光依然明亮……在克里斯坦沙漠里,有一片由上百万块光伏太阳能板组成的蓝色海洋。“过去,这里就是一片荒漠,连当地人都不会到这里来。但现在,这里成了最先进的光能绿洲。”伊萨克指着周围一片片蓝色的光伏板兴奋地说:“因为清洗光伏板的水顺流而下浸润到了土壤,这片不毛之地竟然长出了野草和其他一些植物,沙漠上长出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阻止地表的进一步沙化。这是我们建光伏电站的意外收获啊。”关键词: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工程、一带一路新闻

巴基斯坦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东晋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到访过塔克西拉古城,犍陀罗的艺术也随着佛教翻山越岭进入了中国。而千年之后,中国又为巴基斯坦送去了清洁的新能源,“光能绿洲”的中国方案为众人点亮了心中的明灯,在这传送的每一度绿色光电里,凝结的都是两国人民共同缔造的深厚友谊。(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一带一路栏目编辑/徐宁

评论

相关文章

特写

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启动仪式盛大举行

04-01

特写

国家能源集团总投资4000亿元项目:2024年首批四省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大会

03-29

特写

全球首个!新疆哈密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开工

03-29

特写

外交部发言人谈及巴基斯坦达苏炸弹袭击事件经过与中方态度

03-27

特写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吊唁达苏水电站遇袭中国公民

03-27

特写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亲临医院,庄重迎接恐袭遇难同胞遗体归国

03-27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