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山东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大进展。济南至阳谷高速公路济南至齐河段(以下简称"济齐高速")投资人招标计划将于今年8月正式启动,标志着这条连接山东省济南市市区、长清区与德州市齐河县的重要交通走廊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该项目总投资估算达118亿元,建成后将彻底畅通济南市"南大门",为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悉,济齐高速全长42.7公里,全程为新建路段。线路起点设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互通立交,向北顺接二环西高架主线,向东连接济南绕城高速,实现与济南市快速路网及国家高速公路网的互联互通。主线向南延伸穿越济南市长清区中部,在张夏镇转向西,途经归德街道,最终跨越黄河,在德州市齐河县与G9911济南都市圈环线高速赵官枢纽顺接,与在建的济南至阳谷高速齐河至东阿段形成完整路网。
这一交通要道的建设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1、将直接串联山东省济南市市区、长清区与德州市齐河县;
2、成为济南都市圈内部重要的东西向联络通道;
3、加速区域产业、人口、资源的高效流动;
4、为"强省会"战略提供关键交通支撑。
在工程技术方面,济齐高速的建设将面临多项挑战:
桥梁工程方面,全线将建设特大桥2座(含黄河特大桥)、大桥3座、中桥1座。其中,黄河特大桥作为项目控制性工程,需克服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将成为跨河工程的技术典范。
隧道工程方面,共设置隧道3座,通过隧道穿山方式代替大规模山体开挖,最大限度保护沿线生态环境。
互通立交方面,规划建设6处互通立交(4处枢纽互通+2处一般互通),并配套4处分离式立交,确保高速公路的辐射效应最大化。
配套设施方面,将建设路段监控通信分中心、养护工区、黄河特大桥专属监控站及养护站,以及1处主线收费站、2处匝道收费站,全方位保障通行安全与运营效率。
项目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运作,中标投资人需组建项目公司,全程负责项目的筹划、融资、建设、运营、债务偿还及资产管理。投资经营期满后,项目公司将无偿移交公路主体工程、附属设施及技术资料给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这种模式既能有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又能通过市场化机制提升项目建设与运营效率。
济齐高速作为山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及济南市"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发挥多重效益:
1、优化区域路网结构,填补济南市西南部与齐河县之间的高速空白;
2、强化济南市与鲁西地区的交通联系;
3、促进长清大学城、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等区域的资源整合;
4、带动沿线旅游、制造、物流等产业升级发展;
5、为济南都市圈"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空间布局提供交通保障。
随着8月投资人招标工作的启动,济齐高速距离正式开工建设又近一步。这条总投资达118亿元的交通大动脉,未来不仅是一条连接区域的高速公路,更是推动济南都市圈融合发展的经济纽带。项目建成后,将为山东省交通强省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基建工程栏目编辑/杨贝华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