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的成功中标,将进一步完善渝黔两地交通路网结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项目建成后,重庆綦江与贵州习水之间的通行时间将大幅缩短,为两地群众出行和物资运输提供极大便利,有力促进沿线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
项目全长约60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全线共设桥梁28座、隧道12座,桥隧比高达55%,面对山地丘陵地形带来的复杂施工条件,中标方将运用先进的桥梁架设技术和隧道掘进工艺,保障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项目预计总工期36个月,计划于2027年底建成通车。
从产业联动维度看,綦习高速公路将串联起綦江工业园区、习水经济开发区等多个产业载体,打通渝黔两地建材、能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运输通道,助力形成“生产-运输-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项目将衔接綦江古剑山、习水丹霞谷等知名景区,构建渝黔边境生态旅游黄金线路,推动两地旅游资源整合与客源互送,带动沿线民宿、餐饮等配套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区域协同层面,该项目是渝黔合作规划中的重要交通枢纽工程,与已建成的渝黔高速、兰海高速形成互补,进一步完善西南地区高速公路网布局,强化重庆作为西部交通枢纽对贵州北部的辐射带动作用,加速川渝黔滇毗邻地区经济圈的融合发展。同时,项目建设期间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工程机械、建筑材料等相关产业需求,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短期动力;长期来看,交通便利性的提升将吸引更多企业投资落户,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渝黔协同发展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
从生态环保角度看,项目建设将严格遵循绿色公路建设标准,采用低噪声路面技术、边坡生态防护措施,减少对沿线自然环境的扰动。同步规划建设的服务区将融入新能源充电桩、污水处理系统等环保设施,打造“绿色交通示范工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项目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也将有所突破,计划引入5G+北斗定位技术,构建全方位的交通运行监测体系,实现对道路通行状况、气象条件等的实时监控与预警,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关键词:高速工程,高速施工
此外,项目还将注重与沿线城镇规划的衔接,通过设置互通式立交、连接线等方式,加强高速公路与地方道路的联系,方便沿线群众就近上下高速,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边文君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