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湖南省发改委对岳阳港虞公港区二期工程的核准批复正式下达,湖南省规划已久的三大重点港口项目——岳阳虞公港二期、湘潭铁牛埠港区三期、衡阳衡东港区大浦作业区一期,已全部完成关键审批,标志着湖南内河港口建设迎来一轮集中迸发,湘江“黄金水道”的现代化升级与集约化运营由此迈入全新阶段。
岳阳港虞公港区二期:打造湘江枢纽新引擎
作为本轮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岳阳港虞公港区二期由湖南省虞公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8.64亿元。项目将新建4个3000吨级泊位(水工结构兼顾5000吨级),涵盖多用途与散货功能,设计年吞吐能力达800万吨。项目建成后,将与一期工程形成协同效应,显著提升虞公港区的综合通过能力,并与城陵矶港区、铜官港区等共同构建功能互补、运营高效的现代化港口体系,有力推动湘江下游港口群的集约化发展与区域联动。
湘潭港铁牛埠港区三期:强化长株潭物流枢纽功能

湘潭港铁牛埠港区三期码头工程总投资3.16亿元,计划新建3个3000吨级通用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355万吨。该工程是服务长株潭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湘潭港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枢纽地位,助力构建覆盖湘中地区的多式联运网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畅通、高效的物流通道。
衡阳港衡东港区大浦作业区:服务产业,完善湘南水运网
衡阳港衡东港区大浦作业区一期工程总投资1.98亿元,将建设4个2000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50万吨。该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对接衡阳碱业产业基地的物流需求,有效完善湘南地区的物资集散与物流服务体系。作为湖南省“一核三级”港口布局中的关键喂给港,该作业区将显著增强衡阳港在区域水运网络中的支撑与服务能力。关键词:工程新闻

此次三大港口工程的集中启动,是湖南省加快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构建集约高效、功能协同的现代化港口群的关键举措。通过优化港口布局、提升吞吐能力、强化多式联运,湖南正着力打通内河水运大动脉,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运支撑。(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基建工程栏目编辑/程丽婷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