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一声汽笛在山东坪岚铁路汾水镇站响起,一列载满3150吨钢材的列车驶向成都。这趟普通的货运班列,承载着一个不普通的里程碑——山东高速集团年铁路货运量再次突破1亿吨大关。这已是集团连续第三年达成此成就,且比去年提前了11天,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这份成绩单彰显了其铁路运输网络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亿吨运量的背后,并非偶然。它是山东高速集团在构建智慧路网、创新营销与服务升级上持续深耕的必然结果。

格局之变:构建“三循环”,打通“黄金通道”
成就的根基,首先源于一张布局完善的铁路网。目前,集团运营着包括益羊、坪岚、大莱龙在内的8条地方铁路,总里程达661公里。近年来,集团的关键举措在于打破了以往的“孤岛”模式,通过强力打通与国铁干线、国家能源集团铁路的互联互通,成功构建了 “管内自主、国铁直通、能源集团互通”的“三循环”运输新格局。这一格局在山东省内形成了南北两条大宗物资运输的“黄金通道”,为货运量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核心骨架。
营销之变:从“等货上门”到“出门找货”
面对沿线企业减产、多种运输方式激烈竞争的不利局面,山东高速集团主动求变,推动营销模式转型升级。他们强化与国铁济南局、国家能源集团及各大港口的协同联动,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不仅远赴太原、西安、郑州等地开展精准营销,更主动承办由国铁济南局牵头的大型运输服务座谈会。这种主动出击的营销策略成果显著,今年以来新开发货源32项,新增运量达495万吨,为亿吨目标奠定了坚实的货源基础。

效率之变:精细运营驱动“加速度”
在拥有路网与货源之后,提升运输效率成为释放运能的关键。集团通过精准调度,优化机车与到发线运用,使路用车周转时间同比降低6.5%。同时,对大莱龙铁路进行提速改造,压缩正线运行时间10.5%。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岚山港,通过启用新线路设备、优化作业流程,实现了“装车楼直取直送”,创下单日装车40列2125车的历史新高,单列作业时间压缩40分钟,效率提升立竿见影。
转型之变:从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跃迁
beyond单纯的运输服务,集团正加速向现代物流服务商转型。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物流总包业务,推动“公转铁”,今年已签订9项铁矿石等总包合同,完成运量1254万吨。另一方面,坚决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电煤运输骨干作用,今年累计运输煤炭1961万吨,占相关企业总需求的70%以上,在能源保供与服务民生中展现了国企担当。关键词:工程资讯平台、基建

连续三年货运量突破亿吨,是山东高速集团铁路货运业务进入良性循环和成熟发展阶段的鲜明标志。它不仅是单一的数量成就,更是其路网价值、市场能力与运营效率全面提升的综合体现。展望未来,随着集团加快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优化物流产品供给,这张日益密集与高效的铁路网,必将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在服务国家“物畅其流”的宏大愿景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基建工程栏目编辑/程丽婷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