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新建牡丹江至敦化铁路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函》,标志着牡敦高铁项目黑龙江段用地预审获得国家层面批复,为项目最终可行性研究的批复奠定了坚实的土地要素基础。这一进展意味着这条备受瞩目的东北区域交通大动脉,在历经数年谋划后,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根据批复文件,该项目用地总面积控制在448.21公顷以内,其中涉及永久基本农田228.89公顷,凸显了项目在规划建设中对耕地保护的严格考量。意见函明确要求,在后续设计阶段必须从严控制用地规模,并强调该预审意见是项目审批的关键前置条件,而非开工依据,项目最终仍需依法办理完整的用地审批手续。

打通区域动脉,重塑东北交通格局
新建牡丹江至敦化铁路,远非一条普通的城际连接线。它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区域连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通黑龙江省东部南下快速通道的核心环节。项目正线全长186.92公里,连接吉林省敦化市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项目总投资约为266.8627亿元,设计时速250公里,为高速铁路标准。
其战略意义在于连接与打通。项目建成后,将在牡丹江枢纽衔接哈牡高铁、牡佳高铁,在敦化枢纽联通长珲高铁、敦白高铁。这意味着,长期以来,黑龙江省东部如牡丹江等城市的居民南下前往吉林、辽宁乃至关内,将彻底告别必须绕行省会哈尔滨的“折线”困局,得以实现一路向南、直通直达。它将与敦白、沈白高铁共同构筑起一条崭新的、纵贯东北东部地区的南北向高铁大通道,极大提升区域铁路网的运营效率和灵活性。
带动沿线发展,注入经济新动能
除了交通便利,牡敦高铁更被寄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厚望。项目所经的吉黑两省交界区域,旅游资源富集,但交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深度开发。高铁的开通将显著压缩时空距离,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客流量的增长,为长白山、镜泊湖等著名景区的联动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作为落实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牡敦高铁将有力促进产业协同与生产要素在两地间的双向高效流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为东北东部地区的经济整合与升级注入强劲的交通动能。关键词:交通新闻
据了解,牡敦高铁项目已于今年7月通过国铁集团的可研审查,目前正处于可研鉴修与初步设计阶段。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地震安全评估等多项批复要件编制审批工作正在同步加快推进。综合各方信息,项目全线建设总工期预计为4.5年,并有望在2026年底前迎来实质性开工建设。(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基建工程栏目编辑/程丽婷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