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
沙特230亿美元“四大项目”暗藏陷阱,中资出海须警惕审批“蜘蛛网”
见道网 2025-11-11 16:06
  • 沙特四大项目暗藏审批与协调风险,资深人士以真实案例揭示工程管理雷区,为中企出海提供经验借鉴
阅读本文需要
2 分钟

在沙特拥有十五年工程经验的业内人士近日透露,尽管沙特"四大项目"(国王萨尔曼公园、体育大道、绿色利雅得和利雅得艺术)总投资超过230亿美元,表面商机无限,实则暗藏多重管理风险。这些由利雅得皇家委员会统筹的项目,包括全球最大的13平方公里城市公园、135公里运动长廊、750万棵树木种植以及上千件艺术装置建设,其背后是极其复杂的工程管理系统。

审批流程犹如"蜘蛛网"
据业内人士透露,利雅得皇家委员会的审批流程复杂程度令人咋舌。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某企业的一张普通工程图纸竟然经历了47天的审批周期,导致大量设备闲置、工人被迫空等,直接损失超过700万元。这种漫长的审批流程往往让初入沙特市场的企业措手不及。

协调失误代价惨重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协调失误更是屡见不鲜。有企业因景观和机电图纸版本不统一,刚铺设完成的草皮不得不被重新挖开,造成80万里亚尔的直接损失。更令人头疼的是,由于各审批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经常出现前后要求不一致的情况。

变更管理必须规范
另一个常见陷阱是变更管理。有企业因轻信口头确认,在完成200万里亚尔的工程变更后,因系统没有相应记录而被拒付。这些惨痛教训表明,在沙特市场,任何变更都必须通过书面形式确认,并确保在官方系统中留有记录。

分阶段实施建议
针对这些风险,业内人士提出了具体建议:首周应深入研究招标文件,联系已参与企业取经;首月需启动公司本地注册,筹建专业顾问团队;五个月内应力争获得试点项目,建立可靠的本地供应链体系。

该人士强调,2025年将是更多中资企业进入沙特市场的关键年份,四大项目堪称工程界的"终极考场"。企业要想在此立足,不能仅靠规模优势,更要依靠精细化的管理和严格的风险控制。这些经验教训将为计划进入沙特市场的中资企业提供重要参考。(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新能源栏目编辑/杨贝华

评论

相关文章

社评

从技术领先到项目停摆:中国制造“体系出海”,卡在了哪一环?

11小时前

社评

人形机器人以“类人”智能开启万亿新赛道

09-12

社评

获中东资本15亿美元投资,普洛斯领跑中国新基建赛道

09-01

社评

首航高科亮相中阿博览会,拓展绿色能源合作新机遇

08-15

社评

沙特 “未来之城” NEOM:狂想还是现实?

08-11

社评

沙特房地产市场前景广阔?

08-07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