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中国企业为什么能在非洲风生水起?
见道网 2021-07-14 16:23
  • 中国企业的出现正改变着非洲各国的面貌,为改善非洲人民生活质量、提升非洲国家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阅读本文需要
6 分钟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非洲发展成为了继中国和东南亚之后,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而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力量不可忽视。

据统计,目前在非洲的华人总数已经超过100万。

非洲大多数国家并不发达,甚至有些国家治安局势不稳定,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都稍逊于国内,虽然大多数地区都把英语或法语作为官方语言,但还是有不少地区的人们是讲当地语言而不是官方语言;语言不通,巨大的文化差异都有可能对日常沟通带来极大的障碍,更别说是商务性的交流。

虽然困难重重,但每年还是有大量的中国人,中国企业先后前往非洲,发展事业,做得好的也不在少数,而这些经历住了这些考验的中国企业,是如何在非洲发展得风生水起的呢?

这些年,看过不少在非洲的中国企业,也接触了不少人和事,要想在非洲做得好,我觉得不外乎以下几点:

走进非洲,本土化必不可少

要知道,非洲在社会环境、以及语言、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都与中国有着极大的差异,而这些因素在发展非洲经济的过程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却被绝大多数走向非洲的中国企业,忽视了它将会对企业在非发展的重要影响。显然想要适应非洲复杂的市场环境,不能直接将在中国办企业的思维和套路照搬到非洲。所以,一旦中国企业选择走进非洲,那将企业本土化必不可少。

而企业的本土化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落实:

1、直接在当地建生产制造厂,或者选择与非洲当地公司合作,将业务转包给当地公司,不仅可以推进中国企业的制造本土化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推动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并带动当地周边产业。

2、购买项目所在地的物资材料设备,这是中国企业本土化经营的必然选择,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政府税收和本地企业收入,还使得非洲本来就丰富的资源获得更多的附加值。

3、雇佣当地人实现企业用工本土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公司要把积极吸纳当地居民就业,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作为企业重要责任,为当地民众提供培训、就业机会,促进当地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做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4、落实企业产品渠道细分,提供优质产品,从物资采购、施工组织、产品检验等各环节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符合各项规范标准,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形象。

5、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实现营销本土化,将公司产品按照当地标准进行调整,全力满足市场细分化、差异化需求!建立一个对非洲语言、文化传统以及极为错综复杂的市场,有一定了解的推广团队。

抱团走出去,强强联合

非洲各国与中国历史文化不同,做事风格也是颇有差异,在经营模式、文化背景、价值观等方面往往难以达到完全一致。所以中企进入非洲,就应该入乡随俗,尊重非洲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并要善于交流。高高在上和歧视,容易让本土人民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非洲经济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原料输出后,也正渴望转型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非洲现在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而是如何帮助非洲实现自我发展,通过自己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解决非洲发展的问题。

因为非洲大部分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不稳定,所以中小型企业在“走向非洲”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财产安全、政治风险以及复杂的市场环境等多重挑战,而且,由于非洲基础工业不发达,大多数产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导致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成本较变高且难度较大。

过去,企业都选择单打独斗,而现在中国企业可以选择“抱团走出去”,抱团出海,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中企投资海外,降低风险的绝佳方法之一。企业可以与自己相关产业的企业一同进入非洲市场,共同助力非洲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过程中进行资源共享互补形成组合优势,有利于企业解决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规避经营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等,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企业出海成本,最终实现共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过去一些国家对非洲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基础建设、教育医疗和粮食供给上,这些虽然能解决非洲一时的问题,但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企业经营者眼光需要放长远,要在盈利的同时还要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尽可能地帮助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尽量为提高当地人民基础生活水平做贡献,争取在义利兼顾的理念下,创造互利共赢的目标。

非洲大部分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相比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来说,在技术层面存在不小的差距。对于中国在非企业来说,拥有技术优势,既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需谨慎面对难以估量的风险。如何权衡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好相对的技术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如何提升自我格局、跳出单纯追求利润空间,值得每一个走向非洲的中国企业思考。

而今天,整个非洲大陆都能看到中国各类企业的身影:从新造的大桥、公路、水坝、铁路、国家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到住宅、医院等民生工程建设,中国企业的出现正改变着非洲各国的面貌,为改善非洲人民生活质量、提升非洲国家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授人以渔,不会有任何的帮助与改变,而我们,是一直在授人以渔!在非同胞们,加油!(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桑晓梅

评论

相关文章

特写

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启动仪式盛大举行

04-01

特写

国家能源集团总投资4000亿元项目:2024年首批四省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大会

03-29

特写

全球首个!新疆哈密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开工

03-29

特写

外交部发言人谈及巴基斯坦达苏炸弹袭击事件经过与中方态度

03-27

特写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吊唁达苏水电站遇袭中国公民

03-27

特写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亲临医院,庄重迎接恐袭遇难同胞遗体归国

03-27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