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西部两大战略枢纽——昆明与乌鲁木齐,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重塑国际经贸格局。一边是辐射东南亚的泛亚铁路网核心,一边是联通中亚西亚的丝路新通道支点,这两座城市凭借跨境铁路的重大突破,从传统边陲重镇跃升为双循环战略下的国际门户。
铁路突破:2025成关键之年,四大通道齐头并进
2025年成为中国跨境铁路建设的标志性时间点。向南,中泰高铁二期获泰国政府批准,计划2025年开工,建成后旅客可从昆明乘高铁直达曼谷;中越跨境铁路老街-河内-海防段获越南国会批准,计划年底启动建设。向西,中吉乌铁路正式启动先期工程招标,吉尔吉斯斯坦段即将开工;中缅铁路中国境内段接近完工,木姐-曼德勒段被缅方列为优先建设项目。这些延宕多年的国际铁路工程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
东南亚方向:昆明枢纽能级全面提升
昆明作为泛亚铁路网核心节点,正构建“八出省、五出境”的铁路大通道格局。中老铁路通车后的示范效应显著:老挝境内运输成本降低20%-40%,中老泰货运成本下降30%-50%。2024年该线累计发送旅客1911万人次、货物1964万吨,同比增长超10%。待中泰铁路2031年建成,昆明将实现与东盟经济动脉的深度互联。
东盟市场:全球增长新极释放巨大潜力
东盟拥有6.8亿人口,GDP从2015年2.5万亿美元增至2023年3.8万亿美元。若保持4%-5%的年增长率,2030年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其中产阶层快速扩张,预计2030年消费规模突破4万亿美元。2023年中国对东盟投资达25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凸显区域合作潜力。
中亚通道:乌鲁木齐枢纽优势升级
中吉乌铁路将开辟一带一路南线新通道,较北线缩短运距1000公里。乌鲁木齐正强化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提升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辐射能级。通过打造“铁空公”三位一体交通体系,天山国际机场已联通百余个国内外城市,国际航线覆盖中西亚、东欧航线的70%以上。
物流革命:时效突破重构全球供应链
跨境铁路正创造物流新纪录: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使老挝、泰国货物至欧洲时间压缩至15天内,较传统海运缩短35天。乌鲁木齐积极探索“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新模式,昆明国际陆港加快建设全要素智慧陆港。到2031年,两大枢纽将通过多式联运与标准互认,根本性提升亚欧供应链效率。
未来六年,随着昆明至曼谷高铁贯通、中吉乌铁路全面运营,中国西部双枢纽将真正实现5小时覆盖全国及中亚西亚、8小时通达欧洲的战略目标,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坚实支撑。(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许生鹏
评论
写点什么吧~